回到顶部
创建时间:2024-01-16当前位置: 首页 >> 再生水利用 >> 城镇污水回用 >> 黑臭水体治理与再生水利用

黑臭水体有哪些治理技术?

黑臭水体治理没有妙招,单一措施无法有效治理黑臭。黑臭水体治理应遵循 “综合措施、技术集成、统筹管理、长效运行”的基本原则,根据“外源截留、内源控制、清水补给、自净强化、生态修复”技术路线,采取多种治理修复技术集成的方式进行长效治理。目前,国内外治理黑臭水体的常用的技术方法如下表:

               表1 国内外常用黑臭水体治理技术


技术归类

技术名称

技术介绍

物理技术

截污纳管

通过建设和改造河道两侧污水产生单位的污水管道,污水截流纳入污水截污收集管系统,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向河道的排放量。

清淤疏浚

将河床底泥中大量污染物迁移出河流生态系统,减少底泥污染物向水体释放,显著且快速地降低河流水体内源污染负荷。但这种方法有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生态风险,因此应当综合考虑河道污染情况、底泥状况、周围环境等因素并进行影响评价之后合理实施

环境调水

通过对污染河流进行换水或补水后,快速降低水体污染负荷,使水体提高自净能力水体并得到净化。该技术适用于环境容量低、水动力不足、负荷高的水体。

人工曝气充氧

缺氧是黑臭水体的普遍特征,通过人工曝气充氧,加强水体复氧,提高水体的溶解氧程度,可以促进黑臭物质的氧化,恢复水体生态系统的复氧平衡。应注意曝气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带来的健康风险。

化学技术

絮凝沉淀

絮凝沉淀技术是指向城市污染河流的水体中投加铁盐钙盐、铝盐等药剂,使之与河水中溶解态营养盐形成不溶性固体沉淀至河床底泥中。

化学除藻

应用硫酸铜、五氯酚钠等化学除藻剂,处理富营养化的城市景观水体。

重金属化学固定

通过调节pH使水体呈碱性环境使以离子态或某种结合态存在的重金属污染物形成难溶性化合物固定在底泥中,防止其向上覆水体释放,有效改善水质。

生物技术

微生物强化净化

微生物强化净化技术是指通过技术措施加强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提升水体的自净能力,如像水体中投加外源微生物菌剂、生物酶剂等。

水生植物净化

利用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生物体系去除水体中污染物质。该项措施能降低悬浮物浓度,提升水体透明度。但对于污染严重的黑臭水体,很多水生植物难以生长且存在因凋落腐败引起二次污染的问题,具有局限性。

生态浮床

实质是一项水面无土栽培技术,以水生植物为主体,以高分子轻质材料作为载体或基质,充分利用水域空间生态位及营养盐生态位,利用生物群落共生协同作用建立高效生态系统,降低水体污染负荷。



参考文献

[1] 吕佳佳黑臭水形成的水质和环境条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2011. 

[2]  赵志萍河流黑臭水体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3] 於建明吴成明陈哲沙昊雷宁波市中塘河支流黑臭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中国给水排水(2013) 64-67+70.